隨著經濟發(fā)展速度加快,消費結構的巨大變化,冷飲市場正處在快速增長期。根據FMCG研究中心資料顯示,2004年全國冷飲的產銷量已經超過95萬噸,比去年同期增長34.8%;而2004年上海冷飲市場的產銷量超過9.1萬噸,較去年同期增長19.8%。
市場的膨脹也帶來了各冷飲品牌競爭的全面升級,根據上海商情信息中心2004年對上海代表性的4000家超市、賣場、便利店和食品大店的零售監(jiān)測顯示,2004年和路雪以46.1%的市場占有率名列第一,伊利、光明分列二、三位,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18.6%和12.3%,雀巢、蒙牛以11.0%和7.0%的市場占有率
也緊追不舍。外資和國內品牌兩大陣營對壘的格局已經形成,幾乎各統(tǒng)治著半壁江山。 而2005年的冷飲市場走勢究竟如何?日前由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和上海市冷凍食品協(xié)會聯合舉辦的“2005上海冷飲市場高層研討會”上傳出以下信息:
力推新品有增無減
冷飲企業(yè)產品花樣翻新加快,快速上市、快速淘汰,產品成長期、成熟期、衰落期周期縮短已成為主流,“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”,國外巨頭也好,本土企業(yè)也罷,無一能擺脫這一主流的淹覆,都紛紛在推出新品上下功夫,希望打造自己的“獨門暗器”而“一招制敵”。
國資和國內品牌的“老大”--和路雪和伊利一口氣在今年推出了30種以上的新品,雀巢和光明也推出了20種以上的新品,蒙牛、五豐、祐康等品牌推出的新品也在10種以上。新品推出的力度令人嘆為觀止,新品推出的花樣也讓人眼花繚亂。
2005冷飲新品上市情況匯總:
資料來源:FMCG研究中心(截止日期3月30日)
禮品路線受到追捧
目前,中國冷飲業(yè)盡管多數企業(yè)都在走主產品帶動附產品之路,但由于冷飲行業(yè)的門檻較低,大多數企業(yè)在產品開發(fā)方面缺乏新穎度,難以突破傳統(tǒng)思路,哪家企業(yè)產品火了,便跟風而至,仿造生產,對知名企業(yè)的銷售擾亂較大。
受到去年哈根達斯、雀巢、蒙牛、伊利推出“冰淇淋月餅”受到熱捧的啟示,今年冷飲在新品的開發(fā)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,其中以光明的“雪湯圓”為代表,以“光明到,福氣到”、“今年的湯圓不用煮”為廣告詞,緊扣“春節(jié)”和“元宵”兩大中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以禮品為產品訴求路線,上市后取得了不俗的成績。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副主任陳杰博士談到,這種禮品的開發(fā)路線可以消除冷飲的季節(jié)性消費,同時由于是禮品,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不高;在今后或者是淡季的市場中會被更多的企業(yè)所嘗試,在“端午”、“中秋”等節(jié)日中,會更多的看到冰淇淋做的“粽子”、“月餅”……。
本土策略更為突顯
隨著市場的成熟和競爭的加劇,市場競爭目標更明確,更細分化,冷飲企業(yè)的營銷觀念開始從“以產品為主導”轉變?yōu)椤耙韵M者需求為主導”,更關注不同地區(qū)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,從而進一步加強了本土化的進程。
和路雪大量啟用本土人員,利用他們對本土市場和消費者的熟悉,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。而雀巢關注中國本土消費者的消費特點,不斷改進產品的包裝、口味、造型引向更貼近中國消費者的需求,例如專門針對上海消費市場的特點,開發(fā)和推出了符合上海人口味的冷飲。在一定程度上,國內的冷飲企業(yè)比外資企業(yè)更了解中國的本土文化和消費者特性,不同地區(qū)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喜好,他們則抓住“區(qū)域市場的本土化”,即根據中國不同的區(qū)域甚至是不同的城市消費者的特點,推出不同的主打產品,或者根據不同省市消費者的偏好,設計不同的新品以攫取更大的市場份額。例如蒙牛在研究了上海消費者的特征之后,推出了“松仁玉米雪糕”作為打開上海市場的先鋒。
中低端爭奪激烈
在新的一年里,和路雪、雀巢外資品牌產品策略由最初的高質、高價向優(yōu)質、中價轉變,價格策略也相應由零售2-3元間向1.0-1.5元間轉變。雀巢2005產品價格在1-1.5元區(qū)間的產品占相當比例。和路雪的兩大主打品牌“夢龍”和“可愛多”的價格也從原先的7元和4元降到了3.5元和2.5元。而國內品牌則向更低的價格區(qū)間進行嘗試,例如去年蒙牛在北京大獲成功的5毛錢一支的“金布點”,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。伊利也推出了售價10元的8支裝的“經典一族”。
除了在價格向中低端傾斜外,國內品牌在市場重心上向中低端傾斜,紛紛把市場的重心向二、三級中低端市場轉移,國內企業(yè)深知一級城市是外資品牌的陣地,而二、三級市場是相對“真空的市場”也是外資品牌的軟肋,同時二、三級市場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升。于是伊利、蒙牛等企業(yè)紛紛選擇在二、三級市場搶灘。
電子郵件:zhhwu19@163.com